# JavaScript的介绍
JavaScript
是一种运行在客户端(浏览器)的脚本编程语言,不需要编译,运行过程中由JS解释器(JS引擎)逐行来进行解释并执行,实现人机交互效果。现在也可以基于Node.js技术进行服务器端编程。
# JavaScript的组成
ECMAScript
:简称ES,是JavaScript的语言基础,用来规范JavaScript的基础语法和功能,具有多个版本。
DOM
:文档对象模型,是浏览器提供的一套操作元素的API。
BOM
:浏览器对象模型,是浏览器提供的一套操作浏览器功能的API。
# JavaScript的作用
网页特效(监听用户的一些行为让网页作出对应的反馈)
表单验证(针对表单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判断)
数据交互(获取后台的数据,渲染到前端)
服务端编程(node.js)
# JavaScript的书写方式
# 内嵌式
可以在html文档中除了 title
标签外的任意位置使用 script
标签嵌入js代码。
script
标签推荐写在 </body>
上面。
<script>
// 弹出警示框
alert('小苏同学的js笔记')
</script>
# 外联式
代码写在一个以 .js
结尾的文件里,通过 script
标签的 src
属性引入这个外部的js文件。
<script src="js文件的路径"></script>
script
标签最强大的一点是可以引入外部域的js文件,它的 src
属性可以是一个完整的URL,这个URL指向的资源可以跟HTML页面不在同一个域中。
<script src="https://www.xiaosutongxue.com/web.js"></script>
注意:script标签之间无需写代码,否则会被忽略!
# 行内式
写在标签的属性里面的,通常都是在 onXXX
这些事件属性里面。
<!-- onclick 点击的时候触发 -->
<!--
由于onclick属性是由双引号包裹,为了避免浏览器解析错误,
通常采用"外双内单"或者"外单内双"的方式,且双引号/单引号必须成对出现
-->
<button onclick="alert('hello world')">按钮</button>
总结:
- 在3种书写方式中,开发最常用的是外联式。
- 由于js代码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的,所以建议将js代码写
body
标签结束之前(原因:用户体验问题,在网络较慢的情况下,可以优先显示网页的结构及样式)- 外联式的script标签内书写代码不会执行
# JavaScript的注释
JS的注释分为两种:单行注释、多行注释。建议多写注释,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。
# 单行注释
// js单行注释(vscode快捷键 "command + /" )
# 多行注释
注意:多行注释不能嵌套多行注释。
/*
js多行注释(vscode快捷键 "option + shift + a" )
*/
# JavaScript的结束符
- 符号:
;
- 注意:css中必须写,js中可写可不写(换行符会被识别成结束符)。
# JavaScript的常用方法
弹出警示框
用于在浏览器里面弹出警示框,会阻止后续的代码执行,直到点击 "确定" 后才会向下执行。
alert("用来测试是否执行到该步");
控制台输出
在调试代码的时候最常用的,且不会阻止代码的执行。
console.log("这里是控制台输出的信息");
网页文档输出
内容会输出到页面的body标签里面,且内容支持使用html标签,但现在很少用了。
document.write("<h1>小苏同学</h1>");
弹出对话确认框
confirm('确认删除么?')
弹出提示输入框
在浏览器里面弹出一个输入框,让用户输入信息,仅测试使用。
prompt("请输入信息:");
变量 →